从现代医学角度看,秋季及初冬的气候特点是:光照减少,日短夜长,仅9月份,光照就比之前减少75分钟;气温下降,温差增大,北京地区昼夜温差达11℃~15℃;空气干燥,湿度偏低,湿度仅30%左右。随着自然界的变化,人体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万物凋零,秋风肃杀,让人徒生悲凉、抑郁之感;气温下降,四肢尤其足部远端毛细血管收缩,皮肤温度下降;血压升高,血黏度增高,代谢旺盛,心脏耗氧增多,易促发心脑血管疾病;气温下降及空气干燥会降低呼吸道黏膜抵抗力,细小支气管阻力增加,黏膜纤毛运动减少,使感冒、支气管炎、哮喘增多;同时腹部及背部受寒也会诱发胃炎、溃疡。总之,人体机能发生全面相应变化:血管收缩,血压上升,血黏度增高,代谢加快,产能增多。机体需要补充更多的食物和能量,以提高耐寒和抗病能力。在动物界,动物贮存食物,进食增多,体毛变细变密,长秋膘,都是为了过冬做准备。古人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就是告诉人们,一叶知秋,要早做准备,及早“养阴”。
营养补充,增强免疫力
人体在外界气温21℃~23℃时,感觉最舒适,四肢温暖。秋冬气温下降后,为维持体温,一面使四肢小血管收缩,减少散热,一面增高体内代谢率,增加产热,因此需要更多食物和热量供给。多吃什么呢?米面、肉蛋,还是蔬果?生理学研究表明:蛋白质有一种“特殊热动力效应”,即摄入蛋白质后,有30%~40%的热量要消耗释放出,而糖类为4%~5%,脂肪为5%~6%。简单说来,就是吃肉后,身体会觉得暖和,不怕冷,尤其在餐后的3~4小时最明显。同时,吃肉会使酪氨酸转化成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人觉得精神、兴奋、有气力。当然,秋补的营养应当是7种营养素全面均衡才能提高体质、体能及免疫力。我国神舟6号飞船航天员的食谱中每天有3次牛奶,早晚为牛奶,中午是酸奶是十分科学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