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白是个长期被挂在女人嘴上的美容词汇,亚洲人的肌肤偏黄,不想欧美人那样“白”,所以美女们都想让自己的皮肤看上去白一些,所以经常会找些美白的方法,让自己变得白一些。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所谓的“白”。
“白”主义比人们想象的复杂些,不是一个简单的白字能概括的,不是简单的无瑕疵能全面的,“白”主义之白的色调趋向于更温和、更自然。这个定义之下的白皙肤色应该是更少褐色、棕色、绿色,更多粉色,即为亚洲女性理想的白皙肌肤。以前固有印象下的“白”是黑的反色,本就是思维界限。
肤色其实由6种肌原色融合形成,褐色、棕色、绿色、黄色、粉红、杏色,每个人的肤色都可以分解为这6种颜色,只不过6种肌原色的浓度和比率不同。这一结论是植村秀东京实验室的研究成果,他们通过对数千名亚洲女性的肌原色解析,归纳出了白里透红才是真的白,是健康的白。
“白”主义:一种绝对含蓄的诱惑
把一件事上升到“主义”的高度,那可是人生大事。五四时期女作家丁玲的革命爱情小说《韦护》,想必大多数文艺女青年看过的。“你不是很讨厌我信仰的主义吗?为什么你又要爱我?”女主角这样质问男主角。此处的主义就是与达尔文主义平行的个人信仰。“白”主义的信仰也不是凭空的,它起源于中国与日本的千年歌姬文化,今天能看到的只有日本艺伎了,她们的性感,来自美白,最性感的自然是白色的脖颈,一种绝对含蓄的诱惑。
“白”主义的原动力
美白护肤概念曾经普遍排斥补水,很多人都抱怨美白产品太干,滋润度不足。有了“白”主义的原动力,细胞水分充足,吸收力则达到最佳状态,美白成分能够最大程度地有效吸收和渗透至肌肤底层,并且此时肌肤的新陈代谢能力旺盛,可以加速黑色素的代谢,从而加速美白进程,所以只有在肌肤保湿滋润的前提下,美白产品才能发挥出最佳功效。
肌肤缺乏水分,不仅不能美白,反而会造成色素色斑。以保湿滋润为基础的美白,重新定义补水在美白中的地位,不是无限制地攀求肤色之白,忽略调理肌肤。细心的人会发现今季的美白面霜及精华液不是单纯的美白,而是有凝水、保湿及滋养的功效,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补水的因素,美白才动力十足。
想了解更多内容,点击进入《护肤》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