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100块舒肤佳香皂就有17块可能是假货,宝洁公司去年因假货损失至少1.5亿美元

  如要你现在上街购买100块舒肤佳香皂,有可能其中17块是假冒产品,这就是眼下让日用消费品巨头宝洁感到在中国经营最为棘手的难题,也是国内消费者仍然不得不面对的尴尬现实。

  “在中国,迄今为止,我们最大的对手不是什么品牌,而是假冒者。”宝洁大中国区法律副总监朱少龙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日前,他公布了一个新的数字———与几年前相比,2002年在中国市场销售的宝洁产品中,假冒产品的比例已从15%下降到10%左右,其中,京、沪、穗等大城市假冒率较低。但宝洁去年在内地受假冒品牌的影响,损失仍然达到1.5亿美元,其中舒肤佳遭假冒的情况最为严重,达到17%至18%,而其他一般品牌为10%至15%。

  ■造假者越来越狡猾浙江义乌、湖南邵乐是造假者集中地

  宝洁公司的一位高层人士曾经表示,在其他一些国家或地区,比如说印度和乌克兰,也曾发现造假的情况,但是规模远不及中国的大。

  现在,这个“中国问题”已经有了一些新的趋势,驱动假冒者更新造假手段与方式的动力,是企业出资操作的庞大打假工程和频率正在不断上升的工商检查。

  “有两个趋势值得注意,一是制假者越来越狡猾,在制假时间和制假地点方面都比以前更隐蔽、更地下;二是制假者正在由东南沿海向中部和西部转移,以前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很少发现比较大一点的制假工厂,但是现在越来越多了。”宝洁法律部高级经理姚红军说,作为中国为数不多的敢于将假冒问题公开的企业,宝洁从1991年开始打假,每年投入上千万元,他们对假冒者的最新动向十分敏感。

  有关部门的调查显示,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者已经组成了集团,分工非常明确,此外他们还有一个严密的组织,为了避开执法部门的工作时间,制假者通常选择凌晨或者周末工作,半夜出货,跟打假搞时间差。“浙江义乌、湖南邵乐和山东临沂是假冒者集中的地方,当地暗线之庞大十分惊人。”一位业内人士说,据说造假甚至形成了地域上的分工,义乌周边村落多出产假冒“护舒宝”卫生巾,广东潮阳则专攻假冒洗发水。

  ■制度困境造假是一枚极具危险性的暗雷

  与此前若干年的市场经济运作相比较,在加入WTO之后的第二年,中国企业乃至政府正在知识产权领域与国际间发生频率越来越快的碰撞,造假对中国来说,是一枚极具危险性的暗雷。

  多少年来没有解决的两个打假难题依然存在———对造假售假者处罚过轻和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两大顽症导致大量制假售假专业地区长盛不衰。有关人士作出分析指出,跨国企业进入中国后所面对的是不断升级的制售假货者,实际上是一个与发展中国家的制度环境相互融合的过程。

  在不久前,天则经济研究所举行的一场有关知识产权的研讨会上,数位知识产权界的专家都认为作为世界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两大公害,假冒商品与盗版问题一样,其泛滥程度受制于一国市场法制的健全程度。“现在是政府企业必须警醒的时候了,再不重视知识产权问题,中国以后会遭遇更大麻烦。”著名知识产权专家张平教授在会上大声呼吁。

  假冒行为正在严重地妨碍着外资公司在华的业务和未来投资,“目前国内的商标侵权乃至知识产权保护问题都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经济问题。”美国纽约夫坦莫大学教授杨壮说,他认为这些问题只有与政府合作并配合相应的宣传才能得以妥善解决。

相关知识 |  宝洁

上篇文章:《你了解什么是SPA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