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炎热夏天的消耗,身体也会有些虚弱,有些人会表现出一些阴虚火旺和干燥所致的咳漱、大便干结等症状。通过饮食防治秋燥是最好的办法,立秋更要注意减肥、滋阴润燥、防拉肚子,一般人到了秋季,由于气候宜人,食物丰富,往往进食过多。摄入热量过剩,会转化成脂肪堆积起来,使人发胖。在秋季饮食中,要注意适量,而不能放纵食欲,大吃大喝;秋天应当少吃一些刺激性强、辛辣、燥热的食品,如尖辣椒等。另外,还要避免各种湿热之气积蓄,凡是带有辛香气味的食物,都有散发的功用,因此提倡吃一些辛香气味的食物如芹菜;饮食特别注意不要过于生冷,以免造成肠胃消化不良,发生各种消化道疾患。

  一、立秋更要减肥

  夏天天气炎热,能量消耗较大,人们普遍食欲不振,造成体内热量供给不足所致。到了秋天,天气转凉,人们的味觉增强,食欲大振,饮食会不知不觉地过量,使热量的摄入大大增加。再加上气候宜人,使人睡眠充足,汗液减少。另外,为迎接寒冷冬季的到来,人体内还会积极地储存御寒的脂肪,因此,身体摄取的热量多于散发的热量。在秋季,人们稍不小心,体重就会增加,这对于本身就肥胖的人来说更是一种威胁,所以,肥胖者秋季更应注意减肥。首先,应注意饮食的调节,多吃一些低热量的减肥食品,如赤小豆、萝卜、竹笋、薏米、海带、蘑菇等。其次,在秋季还应注意提高热量的消耗,有计划地增加活动。秋高气爽,正是外出旅游的大好时节,既可游山玩水,使心情舒畅,又能增加活动量,达到减肥的目的。

  二、秋季养阴防滥补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现在已进入秋季进补的季节。但进补不可乱补,应注意不要无病进补和虚实不分滥补。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病有阴虚、阳虚、气虚、气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还要注意进补适量,忌以药代食,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以滋阴润燥为主,具体包括如乌骨鸡、猪肺、龟肉、燕窝、银耳、蜂蜜、芝麻、豆浆、藕、核桃、薏苡仁、花生、鸭蛋、菠菜、梨等,这些事物与其他有益食物或中药配伍,则功效更佳。

  三、慎食秋瓜防坏肚

  民谚“秋瓜坏肚”是指立秋以后继续生食大量瓜类水果容易引发胃肠道疾患。夏令大量食瓜虽不至于造成脾胃疾患,却已使肠胃抗病力有所下降,立秋后再大量生食瓜果,势必更助湿邪,损伤脾阳,脾阳不振不能运化水湿,腹泻、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就随之发生。因此,立秋之后应慎食瓜类水果,脾胃虚寒者尤应禁忌。

  四、立秋过后慎吃水果多饮鸡、鱼汤

  立秋过后,进入水果丰收的季节,但吃水果并非多多益善,吃多了也会影响健康。比如:苹果富含糖类和钾盐,患有肾炎、糖尿病、冠心病者应少食;吃梨过多会伤脾胃、助阴湿,使胃肠功能失调,胃寒腹泻者应忌食;葡萄含较多柠檬酸、苹果酸等,糖尿病患者应少食或不食。

  立秋会带来“秋燥”的有关疾病,应该多吃润肺的食物,饭前多饮鸡、鱼汤等。常吃些清热、生津、养阴的萝卜、西红柿、豆腐、藕、蜂蜜等。不吃或少吃辛辣、燥热、油腻的食物,少饮酒。

  五、立秋伊始早防“燥”

  尽管秋燥对人体的影响涉及方方面面,但防治之法也颇多。正所谓:“木之为舟,无水不行;治燥之法,以润为贵。”秋日在饮食上要注意滋养津液,可适量饮开水、淡茶、豆浆等饮料,并适当选食能够润肺清燥、养阴生津的食物,如秋梨、甘蔗、荸荠、柿子、百合、银耳等。要少吃辛辣、油炸、烈性酒及干燥的膨化食品,因为此类食品易生燥化热,多食无益。

  六、立秋养生食谱

  1、银耳炖冰糖

  材料:银耳30克、冰糖适量

  制法:将银耳加温水浸泡,去蒂、去杂质、洗净,撕成碎片,放入炖盅,旺火炖15分钟,改用小火炖60分钟,加入冰糖后再炖15分钟即可食用。(来源:南方都市报南都网)

  功效:银耳有滋阴润燥的功效,尤其适合于阴虚火旺体质的慢性咽喉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冰糖有生津润肺、清热安神之功效。两者合用有滋阴润肺安神的功效,适用于体质差、因节气变化而致失眠的人。

  2、沙参麦冬百合粥

  材料:沙参15克、麦冬15克、百合15克、小米50克、白糖适量

  制法:将沙参、百合、麦冬洗净后经水磨再澄取淀粉,晒干后与粳米同煮粥,加适量白糖即可食用。

  功效:沙参能润肺止咳、养胃生津。麦冬具有养阴清热、润肺止咳的功效。百合兼具美食与中药的双重身份。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作用。三者合一具有养胃滋燥、清心安神的功效。适用于肺热阴虚的干咳少痰、久咳声哑及胃阴耗伤、津少口渴等。

了解更多与"健康养生"相关的内容,请点击进入《健康养生》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