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献血以后人会怕冷?

  义务献血服务社会,帮助有需要的人值得提倡。况且义务献血对自己身体有益,对现代营养过剩者来说,献血相当于为血管“减肥”。但目前冬季天气寒冷,大众是否愿意献血又多了一层疑虑,民间流传着一种说法:“冬季不适合献血,因为人会怕冷。”甚至有网友言之凿凿:“我前年冬天献过一次血,这两年冬季都特别怕冷。”真是如此吗?省中医院麻醉科主任招伟贤说,这种说法没有道理,身体热量跟血液无关。

  血液并不产热

  机体热量的产生跟细胞代谢有关,能产热的不是血液,而是肌肉和肝脏。医健馆曾介绍过,寒冷季节提高“御寒”能力,真正的绝招只有两个:运动和吃高蛋白食物。运动使肌肉活动起来,血液循环加快,产生热量。脂肪代谢的器官在肝脏,冬季多吃高蛋白食物,通过肝脏代谢后能为全身提供足够的热量。这类高蛋白食物包括肉类、鸡蛋、奶类等。

  还有的人提供了更确凿的证据:大出血的患者会脸色铁青,身体抽搐,甚至会休克,身体能不变凉?招伟贤说,义务献血每次献血量为200~400毫升,只占成年人总血量的5%~10%,这是经过医学论证的合适量。献血后,脏器内储存的血液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不会减少循环血容量。而大出血至休克是另一种情况,超大量的出血会造成血浆容量急剧下降,引发心脏功能问题,心脏排血量不够,全身机能随之下降,患者会出现低血压、头晕、休克的反应。这就不是身体怕不怕冷的问题,而需要急救。

  献完血后,身体会发凉?所以冬季不适合献血?这又是一个臆想的“常识”。其实义务献血没你想象中那么多禁忌。

  献血后头晕,几天就消失

  可以说,献血后冬季会怕冷是一种猜测,实际并不成立。招伟贤说,对营养过剩的现代人,献血相对于为血管“减负减肥”,值得提倡,更无需避开冬季。现代人吃得好动得少,营养过剩脂肪成堆,血的粘稠度高,脂肪一层层的附着在血管壁上,这就是动脉硬化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因。献献血,减少了体内一部分粘稠的血液,再通过正常的饮水,使血液自然稀释,血脂就会随着下降。此外,血液粘滞度降低了会使血液流速加快,供氧量加大,人还感到身体轻松、头脑清醒。

  所以,你不用顾虑太多,如果你有献血的需求,上流动献血车看看身体是否适合献血,一般来说,艾滋病、肝炎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等人不能参与义务献血。如果女性朋友正处于经期也不要献血,免得出血过多,造成贫血等问题。

  献血之后也没特别禁忌事项,更无需刻意进补。招伟贤建议,献血后,献血者可以喝点淡盐水补充细胞外液水分,这能缓冲和减少暂行性的头晕反应。此外,献血后不是“畏寒”,而是在献血后的几天内,部分敏感度高的献血者会出现站立、起床时头晕眼花,爬楼梯容易气喘等问题,这些是正常现象,因为血液红细胞数量暂时性减少,一般十多天内就会消失,你不用过度担心。

  了解更多与《健康养生》相关的知识

相关知识 |  献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