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嚓咔嚓的声音响起,你的口水淌了下来。实际情况虽不至于这么夸张,但“酥脆”的确是人的一处软肋。为什么人会爱吃酥脆的食物?本文从人类饮食认识的演化历程做了分析。
“在推销食物上,一个 ‘脆’ 字抵得上一万个形容词……人们天生就对酥脆的食物有好感,” 明星大厨马利欧·巴塔利(Mario Batali)曾这样说。的确,天妇罗、墨西哥玉米片、薯片、炸薯条,还有炸鸡等等诸如此类的酥脆食物,是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占领国际餐饮市场的先头部队。“脆” 打破了文化的界限。
人类天生就喜欢酥脆食物的说法很有意思。作为一个对认知进化和人类饮食进化都感兴趣的人类学家,我想,爱吃酥脆食物的本性,也许可以让我们对人类食物的认识进化过程有一番深入的了解。
演化适应的结果
吃,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不亚于社交、语言、性和性别角色这样的话题,却没有得到进化心理学家和其他行为进化科学家的重视。饮食自然受文化的影响,文化也会塑造人的饮食观念,比如在什么情况下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但是,饮食同样也受进化的影响,在数百万年的演化进程中,人类养成了一些特殊的口味和口感偏好,在食物充足时,有些东西吃上了就停不下来,往往吃得过多。
后备食物的诱惑
我们的灵长类亲戚如今吃什么酥脆食物?从前的灵长类祖先呢?在远古时期,灵长类生存的自然环境中主要有两大酥脆食物来源:昆虫和植物的某些部分(尤其是茎、某些叶、豆类,根部也有可能)。现代人对于食用昆虫的看法不一而同。在西方社会,人们通常认为昆虫极度倒胃口,又脏又带病菌。然而在很多其他文化中,人们多多少少都会以昆虫为食,有吃幼虫的(不那么脆);更多的是吃成虫,很多民族都爱吃成虫脆脆的几丁质外骨骼,还会油炸后撒上调料,使其更酥脆。
没有人或是大型灵长类能只靠吃虫过活,营养根本就不够。而一些小型的原猴灵长类,例如懒猴、丛猴、眼镜猴和体型更小的狐猴,则基本上靠吃昆虫为生。这种灵长类与 6000 万年前的原始灵长类,身材和习性都很相似。多数古人类学者认为,昆虫是这些原始灵长类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所以,即使今天一些人不喜欢吃昆虫,我们的祖先都是以昆虫为食的。